2023年度春季传染病预防科普知识

一、高发传染病种类及症状

1.诺如病毒

随着季节变化,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痉挛性腹痛及腹泻,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诺如病毒在密闭场所中传播速度快,易引起爆发。诺如病毒全年均可发生感染,但寒冷季节尤为多发。

措施:

①注意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②以饮食卫生为重点,把好“病从口入关”,加强自身防护。

③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可增强体力。

④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切忌胡乱用药。

 

 

2.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措施:

 ①保持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②注意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对日用品经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

 ③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少到人口密集的地方。

 ④必要时可进行疫苗的接种: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

 ⑤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

 

 

3.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疹团”,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大小不等的红斑性及局限性水肿性反应,瘙痒是其特点。

措施:

①注意饮食,避免诱因。荨麻疹的发病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某些食物可能是诱因。例如鱼虾海鲜,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剂、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剂的罐头、腌腊食品、饮料等都可诱发荨麻疹。

②注意卫生,避免不良刺激。有荨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中要少养猫、狗之类的宠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尘等。

③注意药物因素引起的过敏。在临床中,有些药物可以引起荨麻疹,如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多粘霉素等抗生素,安乃近、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剂等等。

 

4.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RNA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过飞沫传播。可以并发中耳炎、肺炎、脑炎、心肌炎等。5岁以下儿童普遍易感。

措施:

①接种麻疹疫苗通过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措施。目前我国使用的麻疹疫苗毒株为S191和C47,免疫后产生的抗体可中和不同基因型的麻疹病毒流行株,不论作为单一疫苗还是联合疫苗使用对麻疹的预防都具有良好效果。

②控制传染源,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③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开窗通风,晾晒被褥。同时要注意防寒保暖,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平衡饮食,增强免疫力。

④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⑤尽量不要到人口拥挤、空气流通比较差的公共场所,要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口罩等。

⑥教室、宿舍等场所应该经常通风,提供湿式清扫,定期对教室和宿舍内空气进行消毒。

 

5.肺结核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人体除头发、牙齿和指甲外,各器官系统都有可能受到结核菌感染,但结核菌80%以上侵犯的是肺脏,称为肺结核,俗称“肺痨”。

措施:

①接种疫苗,我们国家的政策是在新生儿时免费接种卡介苗,这可以有效预防儿童重症结核病的发生,但仍不能完全避免被传染。

②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场所,比如教室、集体宿舍等,注意室内卫生,保持干净整洁。

③外出建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需正确规范佩戴。

④结核感染者一生发生结核病的几率为10%。发病与否与机体的免疫力密切相关,所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做到饮食均衡,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保持愉悦的心情,增强自身免疫力。